总有法 首页 法律法规 地方法规 查看内容

海南省建帐监督管理办法

2023-8-7 20:43| 发布者: 小川8433651| 查看: 217| 评论: 0

摘要: 海南省建帐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机关: 海南省人民政府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 已修改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9.11.30施行日期: 1999.11.30题注: (1999年11月3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8号发布)(编者注:修改内 ...

海南省建帐监督管理办法

制定机关: 海南省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已修改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9.11.30

施行日期: 1999.11.30

题     注 : (1999年11月3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8号发布)(编者注:修改内容见根据2004年2月1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2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71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海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30件规章的决定》修正的《海南省建帐监督管理办法(2004年修正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省会计建帐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会计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属本省的建帐单位及建帐监督管理机构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帐单位,是指本省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应当设置会计帐户的个体工商户。

建帐监督管理机构,是指县级以上财政主管部门下设的具体行使建帐监督管理职责的机构。

第三条

建帐监督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分级实施的原则。

省、市、县、自治县财政主管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建帐监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第四条

各级税务、工商、审计、监察及银行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监督建帐单位依法建帐。

第二章 管理部门、管理机构的职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财政主管部门依据同级人民政府授予的权限,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建帐监督管理的有关法规、规章、政策;

(二)依照本办法对建帐监督管理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三)查处建帐监督管理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四)履行同级人民政府赋予的建帐监督管理的其他职能。

第六条

省财政主管部门除履行前条规定外,还行使以下职能:

(一)起草建帐监督管理的法规、规章;

(二)制定、修改建帐监督管理的有关制度;

(三)指导各市、县、自治县财政主管部门的建帐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建帐监督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建帐监督管理的有关法规、规章和制度;

(二)办理建帐单位建帐登记、年检、咨询工作;

(三)指导、监督建帐单位依法建帐,对建帐单位的违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

(四)负责本辖区内会计帐簿的发售工作;

(五)承办同级财政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省建帐监督管理机构除履行前条职责外,还履行如下职责:

(一)负责全省会计帐簿统一编号、印制工作;

(二)指导各市、县、自治县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

第三章 建帐登记与年检

第九条

建帐单位应当按照属地原则向所在地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建帐登记和年检。

第十条

下列单位必须向省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建帐登记和年检:

(一)省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二)海口地区的省属企业。

第十一条

建帐登记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一)建帐登记时间;

(二)建帐登记证号;

(三)建帐单位名称、地址;

(四)建帐单位法定代表人姓名;

(五)建帐单位会计负责人姓名;

(六)建帐单位的帐簿名称及编号;

(七)国家规定登记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建帐单位应当在依法设立后30日内,向所属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建帐登记。

第十三条

建帐单位申请办理建帐登记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帐登记申报表;

(二)批准设立建帐单位的审批文件或者有关证照原件和复印件;

(三)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会计证原件和复印件;

(四)经办人员的单位介绍信、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五)总分类帐、银行存款日记帐、现金日记帐;

(六)经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建帐单位应当提交《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许可证》;

(七)国家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建帐单位同时启用多本银行存款日记帐和现金日记帐的,应当全部纳入建帐登记范围。

第十四条

建帐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建帐登记申报表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依据前条规定进行审查,作出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决定。合格的,发给《建帐登记合格证》;不合格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建帐登记合格证》是建帐单位依法建帐的凭证,不得转借、涂改、买卖或者伪造。

第十六条

建帐单位依法变更时,应当自批准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变更的有关资料向原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七条

建帐单位破产、撤销、解散的,应当自注销或者吊销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资料向原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八条

每年1月31日前,建帐单位应当向原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年检。

建帐单位申请办理建帐年检时,应当提交如下材料:

(一)《建帐登记合格证》;

(二)上年度的总分类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和现金日记帐。

建帐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年检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按照前款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建帐单位,予以办理年检手续;不合格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

经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建帐单位,应当于每年2月15日前,按照前条第二款的规定,向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年检。

第四章 帐簿管理

第二十条

建帐单位必须使用省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统一编号印制的会计帐薄。

经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的建帐单位,应当按照会计电算化规范要求打印帐簿,装订成册。

第二十一条

经建帐监督管理机构审核确认盖有“建帐监管专用章”的总分类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和现金日记帐,为建帐单位唯一的规范帐簿。

建帐单位必须依据经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确认的帐簿编报会计报表。

第二十二条

建帐单位建帐后,不得随意更换帐簿。确需更换帐簿的,应当向原建帐监督管理机构提出更换申请,被核准后,可以启用新帐簿,旧帐簿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第二十三条

建帐单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保管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帐簿交接、登记、保管制度,确保帐簿安全完整。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建帐单位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建帐登记、年检或者年检不合格的,由建帐监督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向有关部门通报,有关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做出处理。

第二十五条

预算拨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由同级财政主管部门暂停预算拨款。

第二十六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年检、税务部门销售税务发票、财政主管部门发放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时,应当检查建帐单位的《建帐登记合格证》,对不能提供《建帐登记合格证》的建帐单位,工商部门不予办理年检,税务部门不售予发票,财政主管部门不予发放收费票据,并向有关建帐监督管理机构通报。

第二十七条

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机构在依法对建帐单位进行审计时,建帐单位应当提供《建帐登记合格证》,经建帐监督管理机构确认的总分类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和现金日记帐。对不能提供的,视其情节轻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财政主管部门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建帐单位会计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会计证,不予年检。

第二十九条

对在建帐监督管理工作中违反程序,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由财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设立的建帐单位,应当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6个月内,办理建帐登记。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