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法 首页 法律法规 地方法规 查看内容

本溪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法

2023-8-7 22:24| 发布者: aylue| 查看: 110| 评论: 0

摘要: 本溪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法制定机关: 本溪市人民政府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 失效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7.04.07施行日期: 1997.04.07题注: (1997年4月7日本溪市人民政府第42号令发布)(编者注:本办法已 ...

本溪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法

制定机关: 本溪市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失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7.04.07

施行日期: 1997.04.07

题     注 : (1997年4月7日本溪市人民政府第42号令发布)(编者注:本办法已被2003年6月9日本溪市人民政府令第105号公布 自2003年7月10日起施行的《本溪市畜禽屠宰管理办法》废止)(编者注:本办法已被2003年9月21日本溪市人民政府令第107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本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废止)

全文

第一条为加强生猪屠宰和检疫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屠宰场(厂、点),是指所有从事生猪屠宰加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以下简称经营者)。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猪屠宰的经营者,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生猪上市必须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实行多渠道经营。

第五条市、自治县贸易行政管理部门是所辖区域内生猪屠宰的行业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屠宰加工冷藏业发展规划并布局;

(二)会同有关部门对定点屠宰场(厂、点)进行资格审核;

(三)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屠宰场(厂、点)规划和布局;

(四)监督屠宰场(厂、点)执行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五)负责屠宰场(厂、点)屠宰加工质量管理;

(六)培训考核屠宰工人,发放《屠宰工人上岗证书》;

(七)屠宰加工冷藏业其他有关事宜。

第六条县及县以上屠宰厂、肉联厂的屠宰加工冷藏等行业管理由贸易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

县以下乡镇屠宰厂、肉联厂及其他屠宰场(厂、点)的行业管理由农牧部门具体负责,并接受贸易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农牧、卫生、环保、物价、税务、公安、工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等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

有关部门在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一)农牧部门主管全市生猪检疫的监督管理工作,由畜禽检疫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对生猪的检疫和监督,并发放《兽医卫生许可证》。

(二)卫生部门负责肉品卫生检验工作,发放《卫生许可证》。

(三)工商部门负责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屠宰场(厂、点)凭“三证”办理《营业执照》,并会同有关部门查禁市场中非定点屠宰和无检疫凭证的肉品。

(四)物价部门负责确定屠宰收费标准和肉品销售价格,发放《收费许可证》,并对市场价格进行监测和检查。

(五)税务部门负责按规定征收屠宰税,可派员进厂(场)征收,也可委托屠宰场(厂、点)代征。

(六)环保部门负责对屠宰场(厂、点)环境污染状况实施监督。

(七)市政公用事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负责对沿街屠宰进行检查清理。

(八)公安部门负责查处妨碍各部门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的行为。

第八条屠宰场(厂、点)的设立,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利流通、促进生产、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的原则。

第九条设立屠宰场(厂、点)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水源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周围环境无有害污染源;

(二)远离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饮用水源保护区;

(三)屠宰加工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屠宰工艺流程符合卫生要求,不得交叉污染;

(四)设有生猪待宰圈、病猪隔离圈、屠宰间、内脏整理间、急宰间,并装备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污水污物处理设施;

(五)地面、墙裙用无毒材料制成,不渗水,便于冲刷消毒;

(六)备有麻电、屠宰、吊挂、照明设备和专用容器、运载工具;

(七)备有检验设备、检验工具、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并能开展国家规定项目的检验,有专职检验人员,检验设备、容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八)根据屠宰规模,配备持有《屠宰检验员证书》的检验人员和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屠宰工人。

第十条中心城区屠宰场(厂、点)实行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屠宰,除具备第九条规定条件外,还必须设有屠宰机械、凉冷(排酸)间和寄生虫检验室、化验室等检验机构。

第十一条开办屠宰场(厂、点)须向当地生猪屠宰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发证,同时由农牧、卫生部门按规定分别核发《兽医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凭“三证”由工商和税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

未被定点的屠宰场(厂、点)不准进行屠宰加工,上市生猪不得私自屠宰。

第十二条经营者屠宰加工生猪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凭农牧部门出具的产地检疫证明收购、屠宰;

(二)按《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的规定进行检验;

(三)符合屠宰加工工艺流程要求和卫生管理规定;

(四)屠宰后的肉品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

(五)对检出的病、死猪,按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生猪屠宰前后都不得注水、灌水、掺杂使假;

(七)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品不得出厂。

第十三条屠宰场(厂、点)必须实行屠宰、检疫、检验、出证权责统一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屠宰加工产品质量负责,并接受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农业部、国内贸易部协商确定范围内的屠宰厂、肉联厂,符合下列条件并依法取得《兽医卫生许可证》的,由其屠宰的生猪自行负责检疫,并加盖本厂和畜禽检疫监督机构统一使用的验讫印章:

(一)有取得农牧部门核发的兽医资格证书并与检疫工作量相适应的检疫人员;

(二)有必要的检疫设施、仪器和设备;

(三)有符合规定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有相应的检疫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及其保障措施;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五条鼓励活猪进市。本行政区域外商品肉进入我市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上市。

第十六条生猪屠宰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检查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对屠宰场(厂、点)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私设屠宰场(厂、点)或者私自屠宰生猪上市的,市、自治县生猪屠宰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予以取缔,并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屠宰场(厂、点)违反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