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法 首页 法律法规 地方法规 查看内容

四川省气象管理办法

2023-8-8 14:08| 发布者: wx520| 查看: 92| 评论: 0

摘要: 四川省气象管理办法制定机关: 四川省人民政府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 已修改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7.10.16施行日期: 1997.10.16题注: (1997年10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1997 ...

四川省气象管理办法

制定机关: 四川省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已修改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7.10.16

施行日期: 1997.10.16

题     注 : (1997年10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1997年10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93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编者注:修改内容见根据2000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36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四川省气象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的《四川省气象管理办法(2000年修正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气象观测、预报活动的管理,保障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气象工作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积极作用,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气象有关的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部门在上级气象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其他设有气象工作机构的部门,管理本部门的气象工作,并接受气象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配合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地方气象事业。

建立气象事业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国家气象事业的经费由国家气象主管部门负责;地方气象事业纳入地方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经费,按本办法第八条的规定执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与气象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

气象工作应坚持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提高气象科学技术水平,搞好气象公益服务。

气象服务属于气象公益服务范围的,应当无偿提供;属于专业气象服务范围的,可以有偿提供。

第六条

对在气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气象主管部门或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

第七条

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的设置,由国家和省气象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布局。

其他单位、系统所属的气象台站的设置,由各单位、各系统根据自身业务需要,按照气象行业规划布局。

农村气象哨纳入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本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建设。

第八条

气象主管部门所属各级气象台站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当地人民政府、上级气象主管部门和气象台站匹配投资。属于为地方服务的气象业务和科技开发项目所需经费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第九条

气象台站的探测场地、设施设备、标志,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严禁侵占、破坏气象通信设施和干扰气象通信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法监督和保护气象专用频率、信道。邮电通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保障气象通信畅通,迅速、准确传递气象情报、预报和灾害性气象警报等气象信息。

第十条

国家规定的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纳入城市和村镇建设规划,在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对气象探测产生不利影响的工程建设和其他活动。

第十一条

因重点工程建设和城市规划的特殊需要必须迁移一般气象台站、用于局地监测的天气雷达探测站或其设施,建设单位必须提前一年报省气象主管部门批准;确需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等国家统一布局的气象站及其设施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前两年报省气象主管部门审核,由省气象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气象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气象主管部门批准,建设、规划、国土等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二条

经批准迁移气象台站或探测场地的,由该气象台站或探测场地的上一级气象主管部门审定符合条件的新址。

在新址投入使用后,建设单位方可在原址动工建设。

迁移并重建气象台站或其设施所需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气象技术装备依法实行使用许可证制度。列入使用许可证管理范围而未取得使用许可证的气象技术装备不得投入气象业务使用。

气象专用计量器具,应经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计量检测机构检定。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有效期的气象专用计量器具不得投入气象业务使用。

第三章气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

第十四条

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由气象主管部门所属的气象台站根据各自职责统一向公众发布。有关单位和系统所属的气象台站可以向本单位和系统所属单位发布专业性天气预报。

禁止其他组织和个人向社会公开发布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第十五条

单位或个人向社会传播的气象信息,必须是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正式发布的气象信息,并注明该信息的具体来源。传播单位或个人应依照省气象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与气象台站签订使用协议。在经营性信息传播业务中传播气象信息的,应按省物价、财政部门规定的标准向提供气象信息的气象台站缴纳费用。

禁止传播篡改、伪造的气象信息。

第十六条

广播电台、电视台应保证气象预报的定时播发。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改变播发时间和内容的,应当征得发布气象预报的气象台站的同意。灾害性天气警报和补充订正的气象预报,应当及时插播或增播。

前款规定的气象预报的图文电视节目由气象台站组织制作。

第十七条

外国组织或个人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采集和使用气象信息应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章气象灾害防御

第十八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防灾减灾工作体系,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

县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防灾减灾部门定期会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气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加强对农业气象监测的管理和指导。

第十九条

气象台站应当严密监视暴雨、冰雹、大风、干旱、低温、连阴雨等重大气象灾害,并将预报信息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通报有关部门。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灾害性天气预报提前组织有关单位和群众采取防御措施。气象灾害发生后,应及时组织抢救,核实灾害情况,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工作的领导,制定有关规划并建立相应的协作制度。气象主管部门承担有关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人工增雨防雹设备由气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并接受当地人民武装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二条

高层建筑、易燃易爆物资仓储场所、电子设施和其他需避雷防护的建筑,以及雷暴灾害多发区的重要建筑和设施,必须按规定采取避雷措施。其中新建工程的避雷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

高层建筑和其他重要建筑物,其避雷设计应报经气象主管部门审核。避雷设施应按核准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第五章气候资源利用

第二十三条

省气象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全省气候资源调查和气候区划工作,组织气候监测诊断、分析评价及气候变化的研究和成果应用,定期发布气候监测公报。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的建议。

第二十四条

各地农业综合开发中,与气候有关的开发项目,项目主管单位应通知当地气象主管部门参与论证,充分发挥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势。

第二十五条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应当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因气候因素特殊需要而进行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由气象主管部门负责。气象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台站应当为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格的气象机构,可以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工程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使用的气象资料,应经气象主管部门核定,出具认证书。未经检定认证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不得用于工程建设。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一)擅自通过宣传媒介向社会公开发布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或者随意改动预报、警报内容,构成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

(二)故意损坏气象仪器、设施、标志,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三)扰乱气象探测工作秩序,致使气象探测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第二十七条

拒绝或者故意拖延播发气象预报或者灾害性天气警报,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

经邮电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传递气象电报,发生稽延或者错误,致使气象电报失效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九条

违反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在气象探测场地附近兴建建筑物,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第三十条

非法侵占气象探测场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一条

气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气象预报或灾害性天气警报服务产生重大失误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