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试行)制定机关: 贵州省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失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1.02.21 施行日期: 1991.02.21 题 注 : (1991年2月2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1991]9号发布)(编者注:本细则已被2007年10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11月1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04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废止、宣布失效部分省政府规章和公布现行有效规章目录(2007年6月30日前)的决定》废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贵州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预算外资金包括: (一)各地区、各部门,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行政单位根据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收取、提留和安排使用的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资金。 (二)属于全民所有制全资投资兴办的预算外企业按规定提取安排使用的各种专项基金和税后留利。 (三)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提取、安排使用的各种专项基金和税后留利。 第三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国营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其主管部门预算外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仍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各单位所有和使用,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平调。 第二章 预算外资金收入 第四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包括: (一)农牧业税附加、城市公用事业附加以及其它列入预算外管理的附加收入。 (二)集中企业的收入(含集中的折旧基金)。 (三)集中事业单位的收入。 (四)区乡预算外收入和自有资金收入。 (五)其它预算外收入。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包括: (一)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入。 (二)经过批准收取、提成的各种专用基金。 (三)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用预算外收入建立的专项基金。 (四)行政、事业单位其它预算外收入。 第六条国营企业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包括: (一)用企业留利建立的各项专用基金。 (二)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各种专项基金。 (三)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和租赁收入。 (四)其它预算外收入。 第七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预算外资金收入包括: (一)国家规定收取、提成的各种专项基金和收入。 (二)集中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留利或收入。 (三)批准收取的各种管理费收入。 (四)组织各种经营服务收入。 (五)其它预算外收入。 第八条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加强社会、经济、技术管理所收取的费用。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为社会或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第九条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省政府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按有关规定报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审批;重要的报国务院审批。省以下需要增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及范围确定,报省财政厅、省物价局或由其授权的地、县财政局、物价局审批;重要的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二)行政事业性收费经批准后,由收费单位向物价部门领取收费许可证,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或经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同意印制的收费收据,按批准的范围和标准收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增设项目、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或使用除省财政厅统一印制以及经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同意印制以外的收据。 (三)各级领导机关和职能部门份内的工作,不得搞有偿服务,变相收费。 (四)对违反财政、物价部门规定,擅自收费、摊派和罚款的非法所得,原则上应退还交费者;确不能退还交费者的,一律没收上交同级财政部门。违反物价管理的非法所得,由物价部门查处;不用省财政厅制定或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同意制定的收费收据的非法所得,由财政部门按有关法规查处。对个人无据收费,除追缴非法所得外,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 预算外资金支出 第十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国营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按照“先收后用,量入为出,讲求使用效益”的原则安排使用所有的预算外资金,必须按规定列入国家统一规定的预算外支出科目。 第十一条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外资金,主要用于城市维护、农村公益事业及所属企业的挖革改支出。 第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支出包括: (一)弥补本单位行政事业经费的不足。 (二)修理维护支出。 (三)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增补自有流动资金。 (四)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五)上交奖金税、建筑税。 (六)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七)奖金、福利支出。 (八)按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的其它支出。 第十三条国营企业预算外资金支出包括: (一)弥补企业盈亏包干不足。 (二)修理维护支出。 (三)增补企业自有流动资金。 (四)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五)交纳奖金税、建筑税。 (六)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七)奖励、福利支出。 (八)按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的其它支出。 第十四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预算外资金支出包括: (一)国家规定的各种专项支出。 (二)修理维护支出。 (三)交纳奖金税、建筑税。 (四)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五)奖励、福利支出。 (六)按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的其它支出。 第十五条凡有预算外资金的单位,必须按国务院文件规定,缴纳国家规定缴纳的基金和按期完成国家派购的国债任务。 第十六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用于弥补行政、事业经费不足的比例,必须按国家现行财政财务制度有关规定办理,个别单位执行确有困难的,可商同级财政部门办理。 第十七条基本折旧基金应用于更新改造,一般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某些项目确因需要把更新改造与基本建设结合进行的,经财政部门审批后,可以将两种资金结合使用。但要分别记帐。 第十八条地方各级财政、国营企业、事业、行政及其主管部门的各种预算外资金,都有特定的用途,必须按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安排使用,不能挪作他用,严禁将生产性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 第四章 预算外资金管理与监督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责: (一)组织所属地区、部门、单位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二)审查批准本级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收支决算。 (三)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及执行情况。 (四)分析研究解决本地区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搞好预算外资金的调控管理。 第二十条各部门、各单位的负责人要组织领导和支持本单位财务部门贯彻执行有关预算外资金的政策、法规和规章,管好本单位预算外资金。 第二十一条各级财政部门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责是: (一)执行国家有关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二)布置同级各部门、各单位按规定编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和全年决算并进行审核汇编,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报上级财政部门。 (三)审批、审核同级各单位、各部门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决算,并督促企业、事业单位和部门执行。 第二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财务机构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 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二)按照国家有关制度规定提留、收取和安排使用好预算外资金。 (三)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编报本系统、本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 (四)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定期向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及执行情况。 第二十三条会计人员、统计人员应忠于职守,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搞好本单位、本部门预算外资金的核算和统计。 第二十四条审计部门对预算外资金审计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各级财政预算外资金的审计,可由同级审计部门审计,也可由上一级审计机关组织审计。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内资金审计时,要对其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进行审计。 (三)对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应把各种预算外资金列入审计内容。 (四)国营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进行承包经营经济责任制审计时,审计部门也要对其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五)有预算外资金单位的领导人离任时,审计部门应对该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六)审计部门对各级财政、国营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审计,揭露的问题应在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处理决定中反映,重大问题应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十五条各级银行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责是: (一)监督各单位、各部门预算外资金核算。 (二)监督预算外资金使用。 (三)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引导好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控制不合理的支出,积极搞好财政专户储存工作。 第二十六条预算外资金收支科目按照财政部或财政部委托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科目执行;各级财政部门、各单位财务机构要按照规定收支科目核算和编报有关报表。 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各部门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要同预算内资金区别开来,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列收列支,不得私存私放。严禁将预算内资金转为预算外资金,以及将预算外支出转为预算内支出。 第二十八条各类预算外资金收支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外资金收支,由同级财政部门编制年度收支计划,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 (二)各行政单位和企业主管部门按规定范围编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各事业单位按规定范围编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 ,经主管部门审查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 (三)国营企业的预算外资金,由企业编制预算外资金年度收支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的“专户储存”,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按财政“专户储存、计划管理、财政审批、银行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实行财政“专户储存”的,财政部门应通知开户银行直接将其预算外资金划转到“财政代管专户”储存。 (三)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资金性质,按照银行业务分工,就近就地在银行开设“财政代管专户”,方便单位存入和支取。 (四)实行“专户储存”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起存金额由各级财政部门制定。 (五)应实行“专户储存”的预算外资金原则上按月向“财政代管专户”交存: 1.全额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外收入,原则上按全额交存。 2.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取得的事业收入,按提取建立的各项基金交存。 3.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取得的事业收入,按扣除规定列支的成本(费用)和税金后的净收入交存。 第三十条企业主管部门从企业提取的各项收入,原则上也应实行财政专户储存,按全额交存财政代管专户。 第三十一条要保护“专户储存”单位的既得利益。实行“专户储存”的预算外资金,原来计息的,专户储存后仍要计息。所得利息仍为原单位所有,作为增加“专户储存”资金处理。新开展“财政专户储存”工作的地区,也照此办理。 第三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主管部门“专户储存”的预算外资金,对用于固定性支出的,要按季向同级财政部门编报用款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批准后即可动用;对用于维修等临时性开支的,单位可编报临时用款计划,按上述程序经审核批准后,可随时动用。审批单位收到用款单位用款计划7天后,不予答复的,视同批准用款。 第三十三条各级财政、银行、审计等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做好预算外资金专户储存工作。对支出计划审批拨款不及时,影响单位用款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国营企业的预算外资金,原则上应采取“计划管理,政策引导”的方式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地各主管部门根据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五条用预算外资金安排自筹基本建设和购买商品房,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各部门、各单位用预算外资金安排自筹基建和购买商品房,要按“先存后批,先批后用”的原则办理。 (二)用预算外资金安排自筹基本建设和购买商品房的单位,应根据资金来源,经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后再送同级计划部门办理立项手续。 第五章 奖惩 第三十六条对《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的遵守执行情况,应作为单位和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之一。对严格遵守《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表彰。 第三十七条对违反《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的,除本实施细则已有规定的外,分别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以及国家征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购买国家债券、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对单位的处罚和对责任人员的罚款,由进行检查的审计机关或财政机关作出决定;对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由进行检查的审计机关或财政机关提出建议,按照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奖惩规定或者企业职工奖惩规定,由有关部门作出决定。 第三十九条单位交纳的罚款,企业在留成利润中交付;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外资金或者包干结余经费中支付。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免予处罚: (一)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自己主动查出,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二)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认真检查错误,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三)有其他可从轻或免于处罚情节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交通部门的实施办法由省财政厅根据本实施细则和国家有关规定,商省交通厅另行制定,但其预算外资金,原则上应实行专户储存。 第四十二条本实施细则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