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机关: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效力级别: 国务院部门规章时效性: 现行有效发布文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0号公布日期: 2004.11.26施行日期: 2005.01. ...
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机关: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效力级别: 国务院部门规章 时 效 性: 现行有效 发布文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0号 公布日期: 2004.11.26 施行日期: 2005.01.01 题 注 : (2004年11月2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10号公布 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全文 第一条为规范中央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企业,是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是指企业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定位、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第四条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管理,是指国资委根据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订程序、内容进行审核,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五条国资委对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进行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 (二)尊重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指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 (四)客观、公正、科学、统筹; (五)提高工作效率,遵守职业道德,严守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 第六条企业要明确负责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的工作机构,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并报国资委备案。 第七条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制订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发展战略和规划决策委员会。 第八条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包括3-5年中期发展规划和10年远景目标。编制重点为3-5年发展规划,并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和发展适时滚动调整。 第九条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现状与发展环境。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发展环境分析和竞争力分析等; (二)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 (三)发展目标; (四)三年发展、调整重点与实施计划;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六)需要包括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企业在制订发展战略和规划时,可参照国资委编制的《中央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大纲》,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应当涵盖其提出的内容。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按照国资委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发展战略和规划草案。报送内容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草案文本及编制说明。 第十二条国资委组织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草案进行审核,在规定时间内将审核意见反馈企业。 第十三条国资委对企业报送的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内容的审核主要包括: (一)是否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是否符合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方向; (三)是否突出主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否坚持效益优先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十四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应当根据国资委的审核意见,对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进行修订。 第十五条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中国资委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当在企业股东会或董事会上充分表述国资委对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审核意见。 第十六条企业按照内部决策程序对发展战略和规划修订后,应当将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正式文本报国资委备案。 第十七条企业在实施发展战略和规划过程中应当制定年度计划,对实施情况与发展目标进行对比评价,及时调整。 第十八条国资委将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目标和实施,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内容。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