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法 首页 法律法规 地方法规 查看内容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最低工资规定》的通知

2023-8-13 04:27| 发布者: 作别西天| 查看: 375| 评论: 0

摘要: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最低工资规定》的通知制定机关: 青海省人民政府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 现行有效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5.05.08施行日期: 1995.05.08题注: (1995年5月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文件 ...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最低工资规定》的通知

制定机关: 青海省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现行有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5.05.08

施行日期: 1995.05.08

题     注 : (1995年5月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文件青政(1995)29号发布)

通知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青海省最低工资规定》,已经省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九九五年五月八日

附:青海省最低工资规定

第一条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境内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以下称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见习期、试用期间的劳动者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最低劳动报酬。

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

第四条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

(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二)社会公平原则;

(三)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原则;

(四)政府、工会、用人单位三方民主协商的原则。

第五条最低工资标准综合参考当地劳动者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社会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城镇就业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

最低工资标准应高于本地区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具体测算方法附后。

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应及时提供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相关统计数据。

第六条下列各项内容不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

(一)加班加点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条件下的津贴;

(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

(四)用人单位通过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补助收入。

第七条最低工资标准一般按月确定,也可按周、日、小时确定,各种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互相换算。

第八条各地区首次最低工资标准,以每人每月200元为上限,下浮三个档次,即:190元、180元、170元。各州、市人民政府,海东行署根据本地区企业的承受能力,在四个档次中选定本地区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报省劳动人事厅审核,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乡镇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暂由各州、地、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报省劳动人事厅审核,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最低工资标准颁布实施后,在本规定第五条所列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由各州、地、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提出调整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案,报省劳动人事厅审核,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但每年最多调整一次。

第十条用人单位必须将政府对最低工资的有关规定告知本单位劳动者。

第十一条最低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时(至少每月一次)支付,不得以有价票证、证券或者实物充抵。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实行计件工资或者提成工资等形式的用人单位,必须进行合理折算,其相应的折算额不得低于按时、日、周、月确定的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三条劳动者由于本人原因造成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未提供正常劳动时,不适用第十二条规定。

第十四条劳动者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享受的各种带薪休假、探亲和因工负伤治疗期间,视为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由于政策调整等社会原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的,州、县属企业由其主管部门报经州、地、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无主管部门的用人单位可直接报州、地、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省劳动人事厅备案,省属企业由其主管部门报省劳动人事厅批准,可暂缓执行第十二条规定。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地区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十七条各级工会依法对用人单位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对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的行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八条对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规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补发所欠劳动者的工资,并按所欠工资总额25%赔偿劳动者的经济损失。

对拒付所欠工资和赔偿金的,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可视其情节轻重,对用人单位处以所欠工资和赔偿金总额一至三倍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300-1000元的罚款,罚款一律上缴当地财政。

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最低工资发生争议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照《行政复议条例》规定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复议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省劳动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方法

国际上确定最低工资一般考虑城市居民生活费用支出、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可用公式表示为:

M=F(C、A、L、U、E、a)

M最低工资标准;

C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用;

A平均工资;

L劳动生产率;

U失业率;

E经济发展水平;

a调整因素。

国际上采用的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具体测算方法有八种,分别是:恩格尔系数法、比重法、累加法、超必需品剔除法、平均数法、生活状况分析法、分类综合计算法、经济计量分析法。下面重点介绍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

1、比重法即根据城镇居民家计调查资料,确定一定比例的最低人均收入户为贫困户,统计出贫困户的人均生活费用支出水平,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2、恩格尔系数即根据国家营养学会提出的年度标准食物食谱及标准食物摄取量,结合标准物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以上方法计算出最低工资标准后,再考虑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社会救济金和待业保险金标准、就业状况、劳动生产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必要的修正。

举例:

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9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5,最低食物费用为60元,恩格尔系数为0.7,平均工资为250元。

(1)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

最低工资标准=90×1.5+C=135+C元(C为调整数)

(2)按恩格尔系数计算得出该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

最低工资标准=60÷0.7×1.5+b=128.6+b元(b为调整数)

国际上一般最低工资相当于平均工资的40-60%,则该地最低工资约为100-150元。

那么,可以得出该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30元/月。

得出最低工资标准后,一定要进行可行性验证,尤其要看大部分企业是否承受得了,然后再最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