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法 首页 法律法规 地方法规 查看内容

甘肃省实施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细则

2023-8-13 09:55| 发布者: wushuhong| 查看: 405| 评论: 0

摘要: 甘肃省实施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细则制定机关: 甘肃省人民政府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 失效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2003.04.01施行日期: 1990.07.25题注: (1990年7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文件甘政发129号发布)( ...

甘肃省实施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细则

制定机关: 甘肃省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失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2003.04.01

施行日期: 1990.07.25

题     注 : (1990年7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文件甘政发[1990]129号发布)(编者注:本细则已被2003年3月2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3年4月1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甘肃省屠宰税征收办法〉等10件规章的决定》废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广播电视设施的安全,确保广播电视节目顺利优质播放,根据国务院《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省各地经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转播台、差转台、实验台、收讯台、监测台、微波台、卫星地面收转站的下列设施:

(一)节目发射设施,包括发射机房、控制室、天线、馈线,塔桅(杆)、拉线、地网、天线场地及其附属设施;

(二)节目传送设施,包括架空或埋没的传音电缆线路、同轴电缆线路、光缆线路、微波接力通信站、微波通路、卫星地面收转站;

(三)节目监测设施,包括监测台、站及其附属设备;

(四)其它专用附属设施,包括供电、供水、通讯线路、道路。

第三条

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全民保护”的原则。

省广播电视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工作;地(市、州)、县(市、区)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分别管理所辖区的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工作。各级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组织,建立制度,确保设备、设施安全。

第四条

广播电视设施是国家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的义务,对危害广播电视设施的行为,有权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章 保护

第五条

除《条例》第五条规定外,禁止下列危及或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发射设施的安全和效能的行为:

(一)在节目制作和发射设施技术用房周围五十米范围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二)在广播电视技术区周围,设置影响广播电视设施正常工作的电磁辐射很强的设施;

(三)擅自攀登在线、塔桅(杆),摇动拉线和在拉线上拴牲畜、悬挂物品;

(四)在监测台、站五百米保护区内设置影响监测的金属物件;

(五)在天线监测设备周围十五米及面向天线的一侧建筑施工。

第六条

除《条例》第六条规定外,禁止下列危及广播电视节目传送设施的安全和损害其工作效能的行为:

(一)在传送线路塔桅(杆)周围二米范围内打桩、钻探、挖掘;

(二)在微波天线主轴线前方修建影响或阻挡电波的建筑物;

(三)截断广播电视台(站)的供水水源或破坏供水设施;

(四)在广播电视专用公路两旁取土或在路面上设置障碍物。

第七条

广播电视设施遭受自然灾害破坏时,当地人民政府应组织力量进行抢修。

第三章 管理

第八条

建筑施工过程中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的,其责任者及其所在单位,应及时报告广播电视设施主管部门,并承担修复费用。在未修复以前,应有专人看管损坏设施的现场。

第九条

单位或个人确实需要搬迁、拆除广播电视设施时,必须事先向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并且在所建设施建成后方可进行。拆迁费用全部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承担。

第十条

凡架设与广播电视节目传送线路乎行、靠近、交越的电力、通讯线路,必须事先与当地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联系,双方按国家有关技术规程共同研究制定防扩措施后方可施工。

第十一条

凡在广播电视设施附近伐树、开山炸石、开渠、挖沟、平整土地、修筑公路等对广播电视设施有可能造成损害的,应事先征得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的同意,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

第十二条

凡在微波通路上兴建高层建筑,必须事先征得当地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的同意。如未经同意强行建设影响其通路正常工作时,要由建设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恢复。

第十三条

在标志埋设广播电视地下电缆线路二米范围内进行有可能损坏地下电缆的建筑施工作业,应征得当地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的同意,采取技术防范措施后进行。

第十四条

树木与架空广播电视节目传送线路的间距小于二米的部分,广播电视部门有权剪除。

第十五条

在距离广播电视节目传送设施五百米以外,从事点火烧荒等有可能危及广播电视设施安全的,应当事先通知广播电视主管部门,采取适当防范措施后进行。

第十六条

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在审定工程计划时,凡涉及广播电视设施安全或有可能影响广播电视正常工作的,应与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共同商量,落实有效保护措施后再行审批。

第四章 处罚

第十七条

违反本细则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规定的,除给予批评教育和赔偿经济损失外,并处以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细则第八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除给予警告和赔偿经济损失外,并处以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细则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除给予警告和赔偿经济损失外,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尚能及时向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报告的,可以从轻处罚;对不听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劝阻,两次以上违反本细则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从重处罚。

第二十一条

罚款一律上交同级地方财政。赔款用于修复被损坏的广播电视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二条

对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给予的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处罚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农村有线广播设施的保护,仍按《甘肃省农村有线广播设施保护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由甘肃省广播电视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