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婚姻登记管理办法制定机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失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6.10.31 施行日期: 1996.10.31 题 注 : (1996年10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62号发布)(编者注:本办法已被2006年7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6年7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40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废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界和边境管理暂行规定〉等7件规章的决定》废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制度的实施,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理违法婚姻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办理婚姻登记,以及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实施婚姻登记管理的,适用本办法。 婚姻登记的一方是驻疆部队干部、志愿兵,公务或者留学出国人员,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以及华侨、外国人的,分别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依法履行婚姻登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宗教信仰或者民族不同的男女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申请办理婚姻登记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禁止以宗教等形式干涉和代替婚姻登记。 第四条自治区民政部门主管全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各地、州、市、县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婚姻登记管理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协助民政部门进行婚姻登记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如实为本单位或者辖区内人员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出具。 第二章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第六条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设置:城市是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和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农村是乡(镇)人民政府。符合自治区民政部门规定集中登记条件的,可由县(市、区)民政部门集中办理婚姻登记。 宗教信仰或者民族不同的婚姻登记,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 第七条兵团所属各团场和地处偏远或者交通不便的大型厂矿、国有农、牧、林场,经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委托,可以设立婚姻登记代办机构,负责本单位人员的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并在业务上接受当地县(市、区)民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自治区涉外、涉港、澳、台及境外华侨和留学生、驻外国机构工作人员的婚姻登记,分别由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伊宁市、喀什市民政部门办理。 第八条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责是: (一)依法办理婚姻登记; (二)依据婚姻登记档案出具婚姻关系证明; (三)依法查处违法的婚姻行为; (四)做好婚姻登记管理的统计和档案工作; (五)宣传有关婚姻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开展婚姻法律咨询服务; (六)对婚姻介绍行业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七)在已实行婚前健康检查的地方,会同卫生部门认定实施婚前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并协助进行监督。 第九条县(市、区)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按照辖区人口比例配设专职婚姻登记管理员;乡(镇)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配备专职婚姻登记管理员或者由民政助理员兼任。 第十条婚姻登记管理人员应当参加县(市、区)以上民政部门的业务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婚姻登记管理员证书》后方可上岗。未取得资格证书的,不得从事婚姻登记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婚姻登记管理员必须做到: (一)遵守婚姻登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 (二)忠于职守,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 (三)讲究文明礼貌,服务热情周到; (四)严格执行婚姻登记收费标准,不借婚姻登记收取其他无关费用; (五)不为本人或者直系亲属办理婚姻登记。 第三章 婚姻登记 第十二条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并接受以婚姻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婚前教育。 第十三条申请结婚登记必须持有下列证件和证明: (一)户籍证明; (二)居民身份证; (三)人事档案所在单位或者户口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四)已实施婚前检查地方的婚前健康检查证明或者婚前医学鉴定证明; (五)再婚者还应当持已发生法律效力的离婚证件或者配偶死亡证明; (六)男女双方近期免冠二寸合影照片三张,单人一寸免冠头像照片各一张。 第十四条申请结婚的当事人因受单位或者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双方当事人可到没有取得所需证明一方当事人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结婚申请。经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准予登记,并将查实情况在结婚登记申请书中注明。 第十五条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结婚申请进行审查,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及时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离异再婚登记的,应当收回其离婚证件。 离婚证件是离婚判决书或者离婚调解书的,应当留存其复印件,并在离婚证书原件上注明本次结婚登记的日期和现配偶的姓名,加盖婚姻登记专用章后交还当事人。 第十六条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办理结婚登记,将不予登记的原因记入结婚登记申请书中并告之当事人: (一)男不满22周岁、女不满20周岁,少数民族男不满20周岁、女不满18周岁的; (二)男女双方或者一方非自愿的; (三)男女双方或者一方已有配偶的; (四)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五)患有法律规定禁止结婚或者暂缓结婚疾病的; (六)一方未到场或者证件不全或者离婚判决尚未生效的; (七)非本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管辖的。 第十七条结婚证应当由当事人双方亲自领取,不得由一方或者委托他人代领。 当事人从取得结婚证之日起,夫妻关系即正式确立。 第十八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和财产处理达成协议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并接受以婚姻法律、伦理道德、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第十九条申请离婚登记时,应当持有下列证件和证明; (一)户籍证明; (二)居民身份证; (三)人事档案所在单位或者户口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 (四)《结婚证》或者《夫妻关系证明书》; (五)离婚协议书一式三份; (六)双方各自的一寸免冠头像照片两张。 第二十条离婚协议书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的离婚意思表示、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协议事项。协议内容必须有利于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申请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受理离婚申请: (一)一方要求离婚的; (二)对未成年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未达成协议的; (三)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经司法鉴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四)未办理过结婚登记的; (五)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非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的; (六)非本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管辖的。 第二十二条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离婚申请必须进行审查和调解,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同时收回结婚证或者夫妻关系证明书。准予离婚和原结婚登记不是同一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应当书面通知原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之日起,夫妻关系即解除。 第二十三条男女双方自愿解除夫妻关系后,当事人一方不按照离婚协议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二十四条已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要求复婚的,应当按照结婚登记程序办理,可不再进行婚前健康检查。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发给结婚证时,应当收回复婚双方当事人的离婚证件,并在结婚登记申请书上注明“复婚”字样。 第二十五条婚姻登记当事人不在常住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履行婚姻登记时,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应当加盖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婚姻登记专用章(红印)。 兵团所属各团场人员的婚姻状况证明,由其所在连队出具。当事人不在团场办理婚姻登记的,其婚姻状况证明应当加盖所在地县(市、区)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专用章。 第四章 现役军人和有特殊规定人员的婚姻登记 第二十六条军队干部申请办理婚姻登记时,需持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超期服役战士或者志愿兵在探亲期间申请结婚,因故不能到原部队开具证明的,可由当地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出具有关证明。双方亲自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第二十七条婚姻登记管理人员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的婚姻登记,应当由他人或者由本人到上一级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办理。 第二十八条正在服刑人员在关押或者保外就医、监外执行期间,不予办理结婚登记。 被判处缓刑、管制以及劳动教养人员,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结婚登记。 以上人员要求离婚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 婚姻登记档案和出具婚姻关系证明 第二十九条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婚姻登记档案,按照国家《档案法》和民政部的有关规定,长期保存管理。 县以下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和婚姻登记代办机构,应当按规定将婚姻登记档案整理立卷,定期送交县(市、区)民政部门存档。 第三十条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下列婚姻登记材料存档。 (一)结婚登记档案存档的主要材料: 1、结婚登记申请书; 2、婚姻状况证明; 3、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4、离婚证件或者配偶死亡证明复印件; 5、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审批意见。 (二)离婚登记档案存档的主要材料: 1、离婚登记申请书; 2、离婚协议书; 3、单位介绍信; 4、结婚证或者夫妻关系证明书; 5、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调查、调解笔录; 6、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审查意见。 第三十一条婚姻当事人遗失或者损毁结婚证、离婚证的,可持本人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和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关系证明,到原办理婚姻登记的县(市、区)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出具婚姻关系证明。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经查阅婚姻登记档案,证实当事人确实依法办理过结婚或者离婚登记的,可以为其出具夫妻关系证明书或者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 夫妻关系证明书和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与结婚证、离婚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章 婚姻中介服务管理 第三十二条开办婚姻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向所在地县(市、区)以上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设立条件的,报自治区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后,方可办理婚姻中介服务。 第三十三条开办婚姻中介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主管部门;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业务经费; (三)有完善的组织章程、规章制度和健全的内部管理机构; (四)有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业人员。 第三十四条婚姻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当地县级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婚姻中介服务机构的收费项目及标准,由自治区物价、财政部门核定。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涉外或者涉港、澳、台地区和境外华侨婚姻介绍;禁止刊播涉外婚姻广告;禁止从事买卖婚姻活动。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未依法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其婚姻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分居,并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采取其他适当限制性措施予以制止。 违法婚姻当事人已生育子女的,由计划生育部门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处罚。 第三十六条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不符合婚姻登记条件,有下列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情形之一的,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撤销该婚姻登记,宣布其婚姻登记无效,收回婚姻登记证书,并对有关当事人各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到法定结婚年龄,骗取婚姻登记的; (二)不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供真实情况,近亲登记结婚的; (三)采取欺骗方法,以宗教仪规代替婚姻登记的; (四)违背结婚当事人双方意愿,包办、买卖或者变相买卖婚姻的; (五)出具虚假婚姻登记证明的。 第三十七条有配偶而重婚,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其结婚;与不满14周岁的少女非法同居;收买被拐骗、绑架的妇女并与其同居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未经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批准从事婚姻中介服务活动,或者婚姻中介服务机构从事涉外婚姻介绍、买卖婚姻活动的,由县(市、区)以上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会同公安、工商部门依法查处和取缔;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应当给予处罚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条婚姻登记管理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办理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应当视情节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并取消其婚姻登记管理员资格,同时撤销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婚姻登记,收回已发出的婚姻证书。 第四十一条当事人认为符合婚姻登记条件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或者当事人对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者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原则,结合当地婚姻登记的特点,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四十三条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应当交纳证书工本费。收费标准由自治区物价、财政部门核定。 婚姻登记证书和报表由自治区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印制。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民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婚姻登记办法〉的补充规定》同时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