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法 首页 地方法规 地方人大 山西 查看内容

山西省医用血液管理条例

山西 发布于 2023-8-14 08:29

山西省医用血液管理条例制定机关: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时效性: 失效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3.09.29施行日期: 1994.01.01题注: (1993年9月29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

山西省医用血液管理条例

制定机关: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

时  效 性: 失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3.09.29

施行日期: 1994.01.01

题     注 : (1993年9月29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3年9月29日公布 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编者注:本条例被1999年11月30日公布、2000年1月1日施行的《山西省公民献血条例》废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献血

第三章采血、供血

第四章用血

第五章管理职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用血液的管理,保证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和质量,保护公民健康,促进社会文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用血液管理是指根据急救、医疗的需求对公民献血和采血、供血、用血的管理。

第三条

本省实行公民义务献血制度,采用公民献血、家庭成员互助、单位集体互助及社会援助相结合的用血办法。

公民义务献血是指公民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者,应履行献血的义务。

第四条

本省境内的国家机关、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它组织和公民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组织、协调社会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本辖区内的医用血液管理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对血源、采血、供血实行统一管理,负责本条例的实施、检查、监督工作。

第六条

公民义务献血是我国公民弘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光荣职责和高尚行为。

国家机关、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它组织,均有宣传公民义务献血、普及血液科学知识的责任。

第七条

对积极履行献血义务的公民和组织公民履行义务献血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献血

第八条

凡年满二十周岁至五十周岁的男性公民和年满二十周岁至四十五周岁的女性公民,符合献血条件的,均应履行献血义务。

第九条

符合献血条件的公民,每五年献血一次,也可自愿多次献血。一次献血量为二百毫升,最多不超过四百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得少于四个月。

第十条

参加义务献血的公民,由当地医用血液管理机构进行登记,到指定的医疗单位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合格者方可献血。公民履行献血义务后,由采血单位发给献血凭证。

第十一条

公民所在的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根据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负责组织公民履行献血义务。

各级红十字会要配合与协助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义务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

第三章 采血、供血

第十二条

申请设置血站、单采血浆站和中心血库,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报卫生部备案。申请设置医院输血科(血库),由设区的市、行政公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报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从事采血、供血业务。

第十三条

采血、供血机构应执行国家采血、供血技术标准。按照当地医用血液管理机构安排的献血计划进行采血。采血时要严格查验献血人员的体格检查证和血液检验证,无体格检查证和血液检验证者不得采血。

严禁向传染病、血液病患者和其它禁忌症患者采血。

采血机构采集的血液和血液成份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质量监督和监测。

第十四条

采血机构不得利用公民献血从事任何营利性活动。严禁倒卖血液及血液成份,严禁配制、供应不合格血液及血液成份。

第十五条

暂不具备采血、供血条件,不能承担采血、供血任务的地方,应积极作出规划,分类开展,分步实施。规划报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第十六条

由省外引进或向省外输出血液及血液成份,省内跨区域采血、供血,均应报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章 用血

第十七条

完成献血义务的公民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和子女医疗用血时,凭《公民义务献血证》优待用血。

完成义务献血任务的单位的人员医疗用血时,凭《单位完成献血任务证》优待用血。

医疗用血优待办法,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十八条

对符合献血条件不履行献血义务的公民,医疗用血时医疗单位加价收费。

医疗用血的具体收费办法,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十九条

医学院校和科学研究单位因教学、科学研究需用血液和血液成份时,应经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供血单位供给所需血液及血液成份。

第五章 管理职责

第二十条

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一)负责本条例的监督实施;

(二)制订本省公民义务献血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制订实施本条例的行政措施和技术规范;

(四)负责本省与省外的血液调剂工作;

(五)制发公民个人和单位义务献血凭证;

(六)负责公民义务献血及血液知识的宣传。

第二十一条

设区的市、行政公署和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一)根据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公民义务献血规划和年度计划,制订本辖区的规划和计划;

(二)安排、指导、监督本辖区内公民义务献血的血源、采血、供血、用血的管理工作;

(三)负责公民义务献血和血液知识的宣传。

第二十二条

各级血站及血库的职责:

(一)严格执行献血体格检查标准和采血、供血、储血技术规范以及有关管理制度,保证血液质量,保护献血公民的健康;

(二)做好医疗供血工作,保证医疗和急救用血。

第二十三条

医疗单位的职责:

(一)加强对本院输血科(血库)的管理;

(二)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用血,做好计划用血,推行成份输血;

(三)执行输血技术规范,保证输血安全;

(四)协助医用血液管理机构做好公民用血的管理工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下列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经批准,私自组织采血或采集血液成份的,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二至四倍的罚款;

(二)私自组织或介绍公民卖血并从中牟利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三至五倍的罚款;

(三)未经批准,从省外引进或向省外输出血液、血液成份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二至四倍的罚款;

(四)倒卖及配制、供应不合格血液和血液成份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四至六倍的罚款。

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在采血、供血中造成医疗事故的,按照国家和本省处理医疗事故的有关规定处理。对因血液及血液成份的质量造成医疗事故的,应追究供血单位领导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在医疗用血或献血者体检、血液检验、采血、供血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应追究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对不执行献血计划未完成献血任务的单位,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对拒不履行献血义务的公民,由其所在单位或组织给予批评教育。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对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条例制订行政措施,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阅读 32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