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法 首页 地方法规 地方政府 山西 查看内容

山西省罚款没收财物管理办法

山西 发布于 2023-8-15 15:35

山西省罚款没收财物管理办法制定机关: 山西省人民政府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 现行有效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1.01.15施行日期: 1991.01.15题注: (1991年1月15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4号发布)全文第一条为 ...

山西省罚款没收财物管理办法

制定机关: 山西省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现行有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1.01.15

施行日期: 1991.01.15

题     注 : (1991年1月15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4号发布)

全文

第一条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加强对罚款、没收财物的管理,制止乱罚没,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境内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本办法的贯彻实施。各级监察、银行、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互相配合,监督本办法的实施。

第四条各级执罚单位和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职责,加强执法管理,严肃执法活动。

第五条罚款、没收财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外,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作出罚款和没收财物的规定;擅自另立罚没规定的一律无效。

凡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单位或个人,都不得行使罚款和没收财物权。

第六条罚没票据实行统一管理制度,除海关、外汇管理、铁路等部门可使用主管机关制发的罚没票据外,其他执罚单位和个人,必须使用统一的罚没票据。

罚没票据由省财政厅负责印制和发放。

罚款、没收财物必须按规定给被罚单位或个人开具罚没票据。

第七条各执罚单位应做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宣传,公布罚款项目和标准,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八条罚款、没收财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按照规定应作出书面处罚决定的必须作出书面处罚决定。现场执行处罚,应主动出示执行公务的证件。

第九条各级执罚单位,必须按规定健全罚款和没收财物和管理制度、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凭证领用缴销制度、罚没财物验收移交制度和保管制度。

第十条罚没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必须按时足额上缴国库;一切罚没财物必须按规定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坐支罚没收入,不得挪用、私分、调换罚没财物。取消任何形式的罚没收入提留分成办法,不得将罚没收入同单位的工资奖金挂钩。

第十一条执罚单位的办案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纳入预算。财政部门不得以罚没收入退库退还,不得按罚没收入的一定比例支付办案费用。

第十二条企业支付的罚款,应在税后留利小列支,不得摊入成本;行政事业单位支付的罚款应在单位包干经费中列支,不得挤占行政事业经费;对有关责任者个人的罚款不得由单位报销。

第十三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罚款和没收财物,被罚单位或个人有权拒绝,并有权向有关机关举报、揭发。

第十四条对截留、挪用、坐支罚没收入或延期上缴罚没收入的,财政部门应当从其经费中扣除,或通知开户银行强行划拨。

第十五条对实施本办法成绩显著或举报、揭发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事迹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财政、审计部门按职责分工,依照财政、审计法规给予处罚,对其非法收入可责令其按规定退还被罚单位和个人,或没收上缴财政:

(一)违反规定滥施处罚或随意扩大处罚范围,超过规定的罚款幅度的;

(二)罚款、没收财物未使用规定票据的;

(三)截留、侵占、挪用、私分、调换、坐支罚没收入或财物的;

(四)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乱罚款或没收财物的。

对有上列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主管人员和有关人员,对打击报复举报、揭发人的国家工作人员,由其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山西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本省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一律废止。

阅读 289·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