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施《信访条例》办法制定机关: 广东省人民政府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 失效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6.10.11施行日期: 1996.10.11题注: (1996年10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号发布  自发布之 ...
广东省实施《信访条例》办法制定机关: 广东省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失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6.10.11 施行日期: 1996.10.11 题 注 : (1996年10月1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号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编者注:本办法已被2006年7月1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9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6年9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12号公布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实施〈信访条例〉办法》废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信访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电传、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经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以下简称各级行政机关)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第三条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接待人民群众来访,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及时、就地依法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并实行逐级上访的制度。 第五条信访人依法进行信访活动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信访人歧视、刁难和打击报复。 第六条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阅批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分管信访工作的各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经常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检查、指导、督促信访工作。 第七条市、县(县级市、区)、乡镇人民政府的负责人应当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接访或约访人民群众的制度。对突发性或重大的群众集体上访,应当亲自参加接访。 第二章 信访工作机构和职责 第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受理、办理信访事项。 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可以设立与信访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信访工作机构或配备专职(兼职)信访工作人员。 第九条信访工作机构代表本级行政机关受理信访事项,其职责是: (一)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二)承办上级行政机关和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以及有关部门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 (三)向下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责任单位转办、交办、督办信访事项; (四)协调处理有关信访事项,提出解决有关信访事项的意见和建议; (五)调查研究信访情况,及时向本级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或者有关部门提供信访信息; (六)指导、检查下级行政机关的信访工作,审查下级行政机关回复的信访事项; (七)向信访人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八)承办其他信访事项。 第三章 受理范围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受理下列信访事项: (一)对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级行政机关决定、命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对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规章、决定等规范性文件的意见和建议; (三)对本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或者下级人民政府负责人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检举、揭发; (四)对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下级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诉; (五)对本级人民政府职权范围内应予解决的合法、正当要求的申请; (六)应由本级人民政府处理的其他信访事项。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受理下列信访事项: (一)对本部门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行政机关决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对本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和要求; (三)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检举、揭发; (四)对本部门工作人员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行为的申诉; (五)上级行政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 (六)属于本部门职责有权作出处理决定的其他信访事项。 第四章 信访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访人,是指采用书信、电话、电传、走访等形式向各级行政机关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十三条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二)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三)向行政机关反映问题,提出合理要求; (四)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依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向行政机关要求处理、答复和复查信访事项。 第十四条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歪曲事实,不得诬告、陷害他人; (三)采用走访形式时应当遵守接待秩序; (四)接受行政机关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处理决定,不得无理取闹。 第五章 办理程序 第十五条各级行政机关根据职责权限和信访事项性质,按照下列程序办理信访事项: (一)登记、转办。对信访人的书信、电话、电传、走访和上级行政机关、有关部门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完善各项登记手续;及时转交给有关责任单位办理。 (二)呈批、立案。对上级行政机关或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交办的信访事项,信访机构应当立案处理;对信访人提出的重要信访事项,信访工作机构认为需要经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阅批的,应当及时呈批,并根据阅批意见,转办或立案交有关责任单位办理;对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信访工作机构认为需要立案交办的可以自行立案交有关责任单位办理。 立案交办信访事项应当用本级行政机关或信访工作机构的公函发出。 (三)催办。对交办的信访案件,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及时催办,对大案、要案、难案可以派人下去协调处理,或者通知有关职能部门派人处理,也可以责成下级行政机关协调处理。 (四)上报。对上级行政机关和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交办的信访事项,承办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90日内办结,并将办理结果报告交办的行政机关;不能按期办结的应当向交办的行政机关说明情况。 (五)答复。对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直接办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0日内办理完毕,并视情况将办理结果答复信访人;情况复杂的,经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同意可以适当延长。 (六)复查。信访人对行政机关做出的信访事项处理决定不服的,除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外,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办理的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请求,办理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答复;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自收到复查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请求上级行政机关复查,上级行政机关应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答复信访人。经复查,信访事项处理正确的,不再处理。 上级行政机关发现下级行政机关对信访事项的处理、复查确有错误的,有权直接处理或者责成下级行政机关重新处理。 (七)结案、归档。信访案件经审核可以结案的,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及时办理结案手续,并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整理归档。 第六章 信访秩序 第十六条各级行政机关及其信访工作人员以及信访人应当共同维护信访秩序。 第十七条各级行政机关及其信访工作人员在信访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来信,热情接待人民群众来访,对信访事项不得置之不理或敷衍、推诿、拖延; (二)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利用工作之便徇私舞弊,接受贿赂; (三)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漏工作秘密和信访人要求保密的内容,不得将控告、检举材料交给或者通知被控告人、被检举人; (四)不得丢失、稳匿和擅自销毁信访材料。 第十八条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采用走访形式反映意见和要求的,应当到有关行政机关设立或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二)走访时不得围堵、冲击国家机关,不得拦截公务车辆和行人,不得堵塞交通; (三)走访时不得影响国家机关工作秩序,不得损毁公私财物,不得侮辱、殴打或威胁接待人员,不得携带危险品、爆炸品以及管制器械进入接待场所,不得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 (四)走访时反映意见完毕后,不得滞留不走,不得占据办公场所,妨碍公务; (五)信访事项已经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认为原处理决定是正确的,信访人不得无理纠缠。 第十九条多人参与反映共同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话、电传等形式提出;需要采用走访形式提出的,应当推选代表提出,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不得采用游行、示威的方式进行走访。 第二十条任何人不得采用任何手段强迫他人参加集体上访或者阻止他人退出集体上访,信访时不得串联或者代替他人在信访书信上签名。 第二十一条信访工作机构遇到来访人员难以疏导时,可通知来访人所在地区、单位或者其驻上访地办事机构派人协助处理并负担有关费用,必要时可通知信访工作机构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派人到现场维持秩序。 第二十二条对于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的信访事项,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职权范围内依法采取措施,果断处理,并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和通报有关主管部门,防止不良影响的发生、扩大。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三条对在信访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本级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信访人提出的建议、意见或者对违法行为的检举、揭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者改进国家机关工作以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有贡献的,由受益行政机关或者单位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行政机关信访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推诿、敷衍、拖延的,上级行政机关可以对其通报批评,并视情节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信访人妨碍信访秩序的,信访工作机构可以给予批评教育,也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信访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对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和华侨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信访事项的处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