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法 首页 地方法规 地方人大 吉林 查看内容

长春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吉林 发布于 2023-8-16 14:23

长春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机关: 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时效性: 已修改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5.09.07施行日期: 1995.09.07题注: (1995年7月28日长春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

长春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制定机关: 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

时  效 性: 已修改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5.09.07

施行日期: 1995.09.07

题     注 : (1995年7月28日长春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1995年8月18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编者注:修改内容见根据1997年11月8日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发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长春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的《长春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1997年修正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及其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筑工程质量不适用本条例规定。但是用于工程中的建筑、装饰材料以及在建筑物内使用的、能保持原有特性或者用途的产品适用本条例规定。

第三条

长春市技术监督局是本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市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市)、区技术监督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工商、卫生、劳动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五条

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第六条

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应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六)实施生产许可证的产品,有许可证证号;

(七)带有条形码的产品,应当符合条形码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

生产企业的产品标准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八条

生产者应当按照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和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第九条

国家规定实行安全认证的产品,未经安全认证或者安全认证不合格的,不得出厂。

第十条

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但仍具备使用性能并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应当在产品或者包装最小出售单位的显著位置标明“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字样,方可出厂。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生产者印制名优标志、认证标志和条形码等或者含以上所列标识、标志的包装物和铭牌的,应当到当地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印制;未经批准的,印刷(制)者不得承印(制)。

第十二条

下列产品应当附有安装、使用、维修和保养的中文说明书:

(一)机器、设备、仪器、仪表;

(二)家用电器;

(三)医疗器械;

(四)化妆品;

(五)其它应当附有安装、使用、维修和保养说明书的。

第十三条

剧毒、危险、易碎、防潮、储运中不能倒置以及其它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必须符合相应要求,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并标明储运注意事项。

第十四条

严禁生产下列产品:

(一)伪造或者冒用产品名优标志、认证标志或者批准文号、产品原产地、企业名称或者他人字号、地址、条形码的;

(二)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三)不符合有关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或者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或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四)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生产的;

(五)标明的技术指标与实际不将的;

(六)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或无证生产的。

第十五条

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对质量问题多、群众意见大和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实行售前报检制度。

对列入售前报检目录的产品,应当有报检合格的标志。

售前报检的产品目录,由市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定期公布。

第十六条

销售者对其售出的产品的质量实行先行负责制,对售出的不合格产品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因产品存在缺陷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属于产品生产者(供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供货者)追偿。

第十七条

禁止销售下列产品:

(一)无检验合格证或者无有关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

(二)限期使用而未标明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的;

(三)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或者无证销售的;

(四)伪造或者冒用产品名优标志,认证标志或者批准文号,产品原产地、企业名称或者他人字号、地址、条形码的;

(五)掺杂、掺假、以假亢真、以次充好的;

(六)不符合有关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备案的企业标准,或者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不合理危险的;

(七)过期、失效或者变质的;

(八)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销售的;

(九)标明的技术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十)国家规定实行安全认证的产品,未经安全认证或者安全认证不合格的;

(十一)带有他人产品标识、名优标志、认证标志、防伪标志的包装物和铭牌的。

第十八条

销售下列产品,经指出不改正的,即视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一)未用中文标明产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厂址的;

(二)按有关规定应当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者成份、含量等而未标明的;

(三)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

(四)进口产品、出口转内销产品无中文标识和中文使用说明书的。

(五)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有商品或者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提供场地、设备、条件和服务。

第二十条

专业市场和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出租者对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一条

仓储保管者和运输者保管、承运产品时,发现假冒伪劣产品的,应当拒绝提供保管或者运输服务,并向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第三章 行政监督

第二十二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实行监督抽查,统一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的制度。

第二十三条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统一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由市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数据在同一检查周期内,应当作为有关部门监督检查的共同依据。监督检查结果应当公布或者告知被检查者。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应当防止重复。

第二十四条

监督检查及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备案的企业标准;

(三)产品标识中明示的内容、实物样品、产品说明和经济合同中的质量规定等;

(四)国家和省级以上产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或者质量评价规则。

第二十五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生的检验费用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监督抽查的检验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二)统一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的检验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

(三)日常监督检查中合格产品的检验费用,由财政列支;不合格产品的检验费用由被检查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

第二十六条

设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市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报省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市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查考核。

第二十七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样品,由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人员,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有关凭证,按照规定的数量和方法向被检查者抽取。被检查者应当按有关规定提供样品。检查工作完结留样期满后,按有关规定将样品退还受检者。

第二十八条

产品质量检检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检验方法和期限检验产品,出具真实、准确、公正的检验数据和检验结论。

第二十九条

承担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应按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文件或者委托书规定的期限,上报检验结果。下达监督检验任务的技术监督行政誓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检验结果之日起七日内将检验结果通知被检验者。

被检验者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接到检验结果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下达通知的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验,由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重新指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复验。复验结论为最终结论,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条

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在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查阅、复制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它资料;

(二)进入产品存放地和仓库检查产品质量;

(三)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当事人没有异议的,罚款金额在二千元以下的,进行现场处罚,处罚者应当出示罚款依据;

(四)对生产、销售有严重质量问题产品的,责令暂停生产、销售,将产品就地封存,责令违法当事人听侯检查处理。

第三十一条

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有两名以上的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并出示统一制发的执法证件,使用规定的执法文书、罚没收据,按照规定的程序执法。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为生产者、销售者保守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四章 社会监督

第三十二条

用户和消费者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时,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接到来信、来访之日起五日内答复;用户、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损害时,有权要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按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交涉无效的,可以向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管理部门申诉,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管理部门应当在十五日内给予答复。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有权向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管理部门举报。

对举报有功的单位或者个人,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奖励。奖励资金由同级财政部门解决。

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答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必要时,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保护举报人的安全。

第三十四条

行业协会等同业组织应当对本行业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督促生产者、销售者依法生产、销售,保证产品质量。

第三十五条

新闻单位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监督:

(一)根据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委托,公布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的姓名字号、地址、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假冒伪劣产品名称或者检验结果;

(二)揭露有关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三)为用户、消费者提供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方法和保护用户、消费者权益的咨询服务。

第三十六条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凡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现场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由市、县(市)、区技术监督检查处(所、队)审批,罚款额在一万元以上的,由市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用户和消费者因产品质量受到损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第(一)项规定,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第(二)、(三)项,第六条第(一)、(二)、(二)、(六)项,第七条第一款、第八条、第十八条第(一)、(二)、(三),(四)项规定的,给予警告、限期改正,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或者没收产品,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四)、(五)项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违法所得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没收违法出厂的产品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八条第(五)项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没收违法印制或者提供的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二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对限期不改或者重犯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并处以该批产品总值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产品总值无法计算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七条规定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和产品及制作、加工的工具、设备和原材料,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无法计算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未按售前报检产品目录报检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限期报检,并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报检,又继续销售的,处以未报检产品总销售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产品总销售额无法计算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生产者、销售者不履行修理、更换、退货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者限期内不改正的,处以该产品销售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内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抚恤费以及死者生前扶养人的必要的生活费用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以产品销售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产品销售额无法计算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违法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所收检验费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以所收检验费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资格。给被检查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

在产品监督检查中,被检查的生产者、销售者拒不提供样品及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等有关证据资料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生产者、销售者拒绝监督检查或者擅自非法处理,拆封、隐匿、转移、销毁被封存的受检产品的,处以被查该批产品价值总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产品价值总额无法计算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

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并由发证机关收回行政执法证件和执法徽章。

(一)利用职权包庇本条例所列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二)对本条例所列违法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的;

(三)对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的;

(四)利用职权、职务之便,妨碍、干扰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的;

(五)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

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使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做出处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做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出复议决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食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依照《长春市食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三条

本条例由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长春市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阅读 18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