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决定制定机关: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时效性: 失效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2001.11.27 ...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决定制定机关: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 时 效 性: 失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2001.11.27 施行日期: 2001.11.27 题 注 : (2001年11月23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2001年11月27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1〕17号公布)(编者注:本办法已被2008年3月29日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08年4月8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8]第2号公布 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废止) 全文 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对《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二、第四十四条第一款修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三、第四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的上一级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附: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2001年修正本)(1994年2月25日西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1月23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1年11月27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1〕17号公布的《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发展我区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结合西藏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根据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初等义务教育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包括普通初中教育和初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的基本学制为初等教育六年,初级中等教育三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施行其他学制和进行学制改革实验。 牧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可以分步实施,有困难的地区也可以先普及三年初等义务教育。 第三条实施义务教育,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组织进行,并落实到乡(镇)。自治区实施义务教育的规划,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订。 第四条义务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第五条自治区采取特殊措施,帮助自治区境内的门巴、珞巴、纳西等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加快这些民族居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步伐。 第六条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内不得举行有宗教色彩的活动,教师不得在教学中宣传宗教。 第二章学生 第七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农村、牧区可以实行七周岁入学。居住特别分散的地方,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还可以适当推迟入学年龄,但不得超过九周岁。 第八条丧失学习能力的儿童,免予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特殊原因,需要延缓入学或辍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的监护人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给予缓学期或辍学期。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逐步创造条件,为盲、聋、哑和弱智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第十条适龄儿童、少年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第十一条根据当地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如期达到毕业程度的发给毕业证书,未达到毕业程度的,发给结业证书。毕业证书和结业证书均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第十二条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以收取杂费,收取标准、项目和办法,由自治区教育、财政、物价部门提出方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自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向学生收取费用。 第十三条自治区采取特殊措施,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就学。 第三章学校 第十四条承担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为各级人民政府设置或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村办小学或教学点、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学校。学校布点应当做到既便于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又不过于分散。县及县以下初级中等学校或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设置应当适当集中。牧区逐步增加小学布点。 第十六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开办、停办、变迁以及校产的转移,按基础教育分级管理的权限,由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使用经西藏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教科书。 第十八条当地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师资的调配、培训,教学设备供应和教学业务上给予指导。 第十九条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依法接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对虽有残疾,但不妨碍正常学习的适龄儿童、少年,也应当接收入学,使其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学校必须遵守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学籍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自治区逐步完善以藏语文授课体系为主的藏、汉两种教学用语体系。学校应当保护少数民族学生首先学好当地通用的民族语言文字,同时学好汉语文。 学校在所有使用汉语文场合,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文字。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改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学校无危房,学生有教室和桌椅,逐步实现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各级学校的办学条件标准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制订。 第二十二条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有错误、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少年应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第二十三条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逐步建立校长资格证书制度。中、小学要加强管理,积极进行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校适应义务教育的要求。 第四章教师 第二十四条中、小学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小学、初级中等学校教师须分别具有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同等的教学能力。 第二十五条全自治区实行教师职务评审制度,根据规定聘任相应职务。 第二十六条全自治区逐步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 第二十七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组织教师脱产或在职进修培训。教师的进修培训除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少量承担外,主要按基础教育分级管理的权限,分级负责。 第二十八条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禁止殴打、侮辱教师。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对在边境、高寒及乡村工作的合格教师,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应给予特殊照顾。 第二十九条国家补助、集体支付工资的教师列入自治区教师系列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作用。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逐步改善他们的待遇。 第三十条自治区优先发展师范教育,保证义务教育师资的来源和质量。 对师范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应当采取特殊措施,以保证高寒、边境地区和县以下学校的师资需求。师范学校毕业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计划统一分配,并保证他们从事教学工作,任何单位不得截留。 第三十一条中、小学教师的管理调配按基础教育分级管理的权限,由各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负责。 中、小学在岗教师未经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抽调改做其他工作。 第五章经费与基建 第三十二条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要以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渠道,同时通过依法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设立教育基金会和社会捐资集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自治区年度教育事业费和年度教育基建投资应保证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国家拨给自治区的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资金、边境建设补助费、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等,应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鼓励和提倡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自愿、量力原则捐资助学、集资办学。 第三十三条各级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拨款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和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公用经费达到自治区规定的标准,并使之逐步增长。 第三十四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新建、改建、扩建,应当列入城镇建设规划,并与居住人口和义务教育实施规划相协调。 第三十五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机关,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拨款、投向和效益,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和审计。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严格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提高投资效益,杜绝浪费。 第六章管理与考核 第三十六条义务教育在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定期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它的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 第三十八条建立义务教育监督、指导制度。按规定设立教育督导机构,代表同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进行督导。 第三十九条建立义务教育考核、验收制度。 义务教育的普及标准和考核、验收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制订。达到三年和六年义务教育普及标准的,由地区行政公署和市人民政府组织验收;达到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标准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或者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责成地区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组织验收。对验收结果有异议的,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复查。 第四十条建立普及义务教育奖励制度。 对实施义务教育做出显著成绩的有关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管理权限,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章罚则 第四十一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未经批准不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由当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批评教育,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四十二条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经商或从事其他雇佣性劳动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因工作失职未能如期实现义务教育规划目标的; (二)无特殊原因,未能如期达到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的; (三)对学生辍学未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的; (四)未使用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教科书,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对利用宗教或封建迷信活动干预、妨碍义务教育现象听之任之或制止不力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应当在该地区或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的; (七)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者移作他用,导致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 (一)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款项的; (二)玩忽职守致使校舍倒塌,造成师生伤亡事故的; (三)组织学生参加远游、劳动以及实验课,未讲清安全事项,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造成师生伤亡事故的。 第四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扰乱教学秩序的; (二)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 (三)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 (四)侵占、破坏学校的校舍、场地、设备和其他财产的。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的上一级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实施中的问题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