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制定机关: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时效性: 已修改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7.05.27施行日期: 1997.05.27题注: (1997年5月18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
吉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制定机关: 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 时 效 性: 已修改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7.05.27 施行日期: 1997.05.27 题 注 : (1997年5月18日吉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编者注:修改内容见2001年1月12日吉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的《吉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2001年修正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保障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劳动力市场的范围是指从事劳务中介活动的机构、场所以及与从事用工、求职相关的活动。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通过劳动力市场用人或求职、中介服务以及从事与之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是劳动力市场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就业服务机构受劳动行政部门委托负责劳动力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劳动行政部门做好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与监督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与公安、工商、城建等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打击职业介绍活动中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第七条劳动力市场应当按照用人自主、择业自由、公平竞争、公正服务的原则运行。 第二章 职业介绍机构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 第九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均可以申请设立职业介绍机构。 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职业介绍机构是公益性的事业组织;非劳动行政部门和公民个人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可以是公益性的组织,也可以是营利性的组织。 第十条设立职业介绍机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固定的介绍场所; (二)必要的开办资金; (三)相应的机构章程; (四)明确的业务范围; (五)两名以上持有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资格证书的专职工作人员; (六)能够独立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设立职业介绍机构,须提出申请,并按下列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一)设立公益性事业组织职业介绍机构,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进行资格审查,报同级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后,到劳动行政部门领取《职业介绍许可证》; (二)设立公益性非事业组织职业介绍机构,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审批手续,领取《职业介绍许可证》; (三)设立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审批手续,领取《职业介绍许可证》后,按国家有关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就业服务机构对设立职业介绍机构的申请,应当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结。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发给《职业介绍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职业介绍机构变更名称、地址,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停业、歇业,应当事先提出申请,报原审批机关审核批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发放《职业介绍许可证》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对职业介绍机构的职业介绍资格进行年检。职业介绍机构应当接受年检,不得拒绝。 第十五条《职业介绍许可证》不得转借、涂改、倒卖。 第十六条职业介绍机构应当提供下列服务: (一)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家庭用工办理求职、用人登记; (二)为求职者提供用人信息和就业咨询服务; (三)为用人单位、家庭用工提供劳动力资源信息和咨询服务,推荐求职者; (四)组织劳动力供求双方洽谈; (五)向社会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六)组织劳务承包、劳务协作等活动,为求职者提供直接的就业服务; (七)指导双方当事人签订劳动合同;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介绍工作。 第十七条职业介绍机构应当为残疾人、妇女和长期失业者求职提供有效的帮助,保障其合法就业的权利。 第十八条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职业介绍机构受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委托可以开展办理用人手续、颁发有关证件、社会保险、保管档案等工作。 第十九条职业介绍机构从事的业务范围,由审批部门或机构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确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出批准的业务范围从事职业介绍活动。 非劳动行政部门和公民个人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应当按规定向批准发证的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就业服务机构报告工作情况,填报统计报表并接受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在职业介绍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介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 (二)介绍女性劳动者和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法律、法规、规章禁忌的职业; (三)以暴力、胁迫、欺骗或其他非法手段从事职业介绍活动;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一条职业介绍机构应当以服务为宗旨,严格按照省财政、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取中介服务费。 第三章 求职与招用 第二十二条凡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和求职要求的劳动者,均可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劳动者求职,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岐视。 第二十三条劳动者求职须持本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相关的证件,到职业介绍机构办理求职登记手续。 国家和省规定取得证书后方能上岗的岗位,求职者必须提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四条外国公民和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我省就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劳动者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市)或城市市区就业,须持常住户口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就业服务机构签发的“外出人员就业登记卡”。到达目的地后,须在当地公安机关和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就业服务机构办理“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雇用无上述证件的外来人员。 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面向社会,公开招收,择优录用的原则自主招用人员。 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和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及其他媒介向社会发布招工、招聘广告和简章前,必须到当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张贴、传播或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发布招工、招聘广告和简章。 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向社会发布招用人员的广告、简章,必须如实介绍招用人员的职业类别、数量、工作期限、工作条件、工资和福利待遇等情况。 第二十九条企业、个体工商户招用人员须凭营业执照,家庭用工凭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其他单位招用人员凭本单位介绍信到职业介绍机构进行登记。 第三十条下列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必须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设立的职业介绍机构登记: (一)被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为生产自救的企业; (二)濒临破产、停业整顿裁员后,在六个月内招用人员的企业; (三)由劳动行政部门对富余人员进行社会调剂或出资安置的企业。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农村或外埠劳动力,必须经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就业服务机构批准。具体办法,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被招用人员确定劳动关系,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后,应当到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就业服务机构办理用人手续。具体办法,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职业介绍许可证》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至10倍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未办理登记注册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对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拒不接受年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000元至3000元的罚款;逾期仍不改正的,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2倍至5倍的罚款,并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倍至3倍的罚款;逾期仍不改正的,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 第四十条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禁止行为之一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至10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或者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对单位用工的处以1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对家庭用工的处以50元至20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对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从事劳动力市场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和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以外,由劳动行政部门处罚。 第四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设立职业介绍机构,申请人认为符合条件,编制管理部门、劳动行政部门不予批准的; (二)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申请设立职业介绍机构审批手续,超过规定期限的; (三)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第四十七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到国外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求职就业,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管理的人才市场,不适用本条例。 第四十九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