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义务教育条例制定机关: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时效性: 已修改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2000.09.22施行日期: 2000.12.01题注: (2000年4月22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第十三届人民 ...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义务教育条例制定机关: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 时 效 性: 已修改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2000.09.22 施行日期: 2000.12.01 题 注 : (2000年4月22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00年9月22日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编者注:修改内容见2009年4月28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修订 2009年11月30日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批准 2009年12月14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 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义务教育条例(2009年修正本)》) 全文 第一条为了发展自治县的基础教育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县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是: 积石镇及全县非农牧业人口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清水、街子、查汗都斯乡2003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白庄、道帏、文都、尕楞、岗察、孟达乡2005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第三条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不分地区、性别、民族,均应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边远山区、牧区,儿童入学年龄可放宽到7周岁,特别偏僻地方的儿童入学年龄不得超过8周岁。 第四条普通中、小学校以汉语文教学为主,撒拉族、藏族语言可以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藏族中、小学校以藏语文教学为主,在适当年级开设汉语文课;普通初级中学和民族初级中学应开设外语课。 第五条自治县义务教育实行县、乡(镇)、村三级管理、三级办学的体制,鼓励和提倡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 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合理布局,设置中、小学校,满足义务教育的需要。 第六条自治县实行义务教育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县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县教育行政部门与县属学校、学区签定义务教育目标责任书。 乡(镇)人民政府应动员、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对未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应组织实施文化知识补偿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本村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防止学生辍学,配合县、乡(镇)人民政府管好村办小学。 第八条自治县应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办好少数民族女子学校或女子班。义务教育目标考核应把少数民族女童入学率作为单项考核内容。 自治县人民政府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牧区少数民族女生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收杂费,并可减收或免收课本费。同时保证学校正常的公用经费。 第九条禁止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务农、放牧、经商、入寺念经或从事其他雇佣性劳动。 第十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按国家规定配备足够的师资,确保教育教学的需要。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委托培养、离职进修、函授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 委托培养、离职进修的教师毕业或结业后一律回原单位从事教育工作。 第十一条自治县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境内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开展对口支援和教学交流。 第十二条自治县人民政府依法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 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在边远、艰苦地区任教的教师在岗期间给予适当补贴,发放补贴的具体范围、标准及办法,由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定。 自治县人民政府每年“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第十三条中、小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第十四条自治县人民政府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自治县人民政府每年拨出专款,设立“义务教育专项资金”。 第十五条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当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提高使用效益,杜绝浪费。 自治县财政、审计、监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对下列单位和个人,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一)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按期实现义务教育目标的乡(镇)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 (二)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绩显著的中、小学校和教育工作者; (三)为发展少数民族女童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四)为发展基础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村民委员会; (五)集资办学、捐资助学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 第十七条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一)无特殊原因,未能如期达到实施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的乡(镇)、村; (二)因工作失职造成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明显下降的乡(镇)、村; (三)因管理松弛,造成教学质量明显下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中、小学校; (四)因工作失职,给教育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教师; (五)将中、小学校校舍、场地、设备出租、出让或移作他用,妨碍义务教育的; (六)擅自开除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或勒令其退学以及对学生辍学未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致使中、小学生严重流失的中、小学校; (七)违反有关规定,向学生乱收费的中、小学校。 第十八条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宗教干预义务教育的; (二)利用迷信妨碍义务教育的; (三)侮辱、殴打教师、学生的; (四)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 (五)侵占、破坏学校校舍、场地和其它设施的; (六)在校园周围乱摆摊、乱倒杂物,影响教学秩序的。 第十九条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应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按每个学龄儿童每学年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直至其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并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十条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做工、经商、入寺念经或从事其它雇佣性劳动的,由劳动、工商、税务、民族宗教等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雇佣应接受义务教育的少年做保姆的,由其所在单位处理。 第二十一条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