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制定机关: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时效性: 现行有效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86.10.12施行日期: 1986.11.01题注: (1986年9月29日江西省第六届人 ...
江西省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制定机关: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效力级别: 地方性法规 时 效 性: 现行有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86.10.12 施行日期: 1986.11.01 题 注 : (1986年9月29日江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1986年10月12日公布) 全文 第一条为促进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事业的健康发展,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境内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本办法。 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包括乡办、镇办、村办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自办的集体矿山企业。 个体采矿包括专业户、兼业户采矿。 第三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请取得采矿权,领取采矿许可证,禁止无证采矿。国家保护合法的采矿权不受侵犯。 采矿权不得买卖、出租,不得用作抵押或其他形式的转让。 第四条国家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国家鼓励、指导和帮助乡镇集体矿山企业的发展。 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人依法采矿。 第五条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必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赔偿(受罚);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六条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开采国家指定范围内的矿产资源: (一)国营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外的零星分散资源; (二)国家未列入开采规划的中型以下的一般非金属矿床和小型金属矿床; (三)国营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的边缘零星矿产; (四)国营矿山企业不再开采回收的非保安残留矿产。 个体采矿范围: (一)国营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外的零星分散资源; (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沙、石、粘土; (三)为生活自用的少量矿产; (四)零星分散的沙金矿。 第七条禁止在下列地区开采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地区; (二)县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矿区和正在勘查的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三)各种保安矿柱和废弃的危险矿井; (四)水库、村庄附近一定距离以内。 第八条申请颁发采矿许可证应具备下列条件: 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应具备: (一)有可靠的矿产资源(包括相应的图件及文字说明); (二)开采地点、范围明确; (三)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开采方案、基建生产技术条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四)开采中、小型矿床,必须具备基建条件。 个体采矿者应具备: (一)有一定矿产资源; (二)有明确的开采地点和范围; (三)有相应的安全条件、采掘技术和保护资源措施。 第九条采矿审批权归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一)在县(包括县级市、区,下同)行政区域范围内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须经当地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二)跨县开办的乡镇集体矿山企业由行政公署或者省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跨地、市开办的乡镇集体矿山企业由省人民政府审批。 (三)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在国营矿山边缘开采零星矿产资源或者回收残留矿产资源时,须征得该矿同意,并经国营矿山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其中凡在地、市、县办国营矿山企业采矿的,分别由行政公署和市、县人民政府审批;凡在中央或者省属国营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采矿的,须经省人民政府审批。采矿范围,由当地人民政府和国营矿山主管部门会同有关方面协商提出方案,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定。 第十条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颁发采矿许可证。凡申请开办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在批准前,由批准机关的同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办矿条件进行复核,并签署意见,在批准后,根据批准文件颁发采矿许可证。获准开采的单位或个人凭采矿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手续,并及时向发证机关报告开工情况。 凡领取采矿许可证一年内未施工者,采矿许可证则自行失效。 第十一条关闭矿山、变更开采范围必须提出申请报告,报请原批准机关审查批准。 因故终止矿山建设或采矿时,应办理注销手续和缴销采矿许可证及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扶持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 (一)各级人民政府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和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布点,积极安排,发展本地区的矿业生产。 (二)各级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帮助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信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安全生产。银行、供销、交通和工商管理等部门应在资金筹集、生产条件、物资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三)地质勘查单位、国营矿山企业和有关科研设计部门应本着有偿互惠的原则,在地质资料、生产技术、技术培训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给予咨询和指导,帮助进行安全技术检测。 (四)鼓励国营、集体和个体采矿者之间发展横向联合。 第十三条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开采,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第十四条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应当采用合理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降低采矿贫化率。禁止乱挖滥采,破坏矿产资源。 个体采矿的税后利润要提取一定比例的积累(一般在10%以上)用于加强安全措施,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 凡进行井下作业的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必须测绘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 第十五条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应当综合开采,综合利用,对暂时不能综合利用或者必须同时采出而暂时还不能综合利用的矿产以及含有有用组份的尾矿,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失破坏。 第十六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国务院颁发的《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和水土流失,要节约用地,尽量缩小对地貌和植被的破坏范围。耕地、草场、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应由开采者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注意保护河床。 第十七条国家批准开办的国营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已有的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应当关闭或者到指定的其他地点开采,由矿山建设单位给予合理的补偿,并妥善安置群众生活;也可以按照国营矿山企业的统筹安排、实行联合经营。 国营矿山企业范围内,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和国营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开办的乡镇集体矿山企业,不符合本办法采矿范围的规定,应当关闭或搬迁的,应由国营矿山企业与关、迁单位共同协商,给予合理补偿。 未经批准同意私自开矿者,不予补偿。 凡因采矿给他人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应当由开采者负责赔偿,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第十八条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开采的矿产品,属于国务院规定由指定单位统一收购的,如金、银等,任何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购,开采者不得私自销售。 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开采的钨、锡、稀土等矿产品,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指定单位统一收购。 其他矿产品,允许自行销售。 第十九条允许跨行业、跨地区采矿,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外省到我省开办集体矿山企业必须持该省省级经济主管部门证明;个体采矿者,必须持县以上人民政府证明,并征得矿产资源所在县人民政府同意,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办理采矿手续。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的下列行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以处罚。 (一)未领取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者,责令停止开采,没收其矿产品,处以罚款五百至一万元; (二)买卖、出租、私自转让和抵押采矿许可证,没收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五百至二万元,吊销采矿许可证; (三)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到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三百至三千元;拒不退回到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其采矿许可证,破坏矿产资源严重的,并由司法机关按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乱挖滥采造成矿产资源严重损失浪费、污染环境和水土流失者,除责成将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好外,并处以罚款五百至一万元;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五)破坏、盗窃、哄抢矿山设备和矿产品,阻碍矿山开发与地质勘探工作正常进行者,分别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显著轻微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六)违反本办法收购、销售国家统一收购的矿产品的,没收矿产品和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五百至一万元,情节严重触犯刑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属于本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属于本条第(五)项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市、县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决定;属于本条第(六)项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罚款及没收的违法所得作为专项资金管理,用于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受罚单位和个人在接到《罚款通知书》后,必须向指定银行如数交付罚款。 受处罚单位和个人在接到处罚通知后,如有不服,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向罚款单位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对逾期不交罚款又不申请复议或起诉者,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公布后,所有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都应依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按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申请办理采矿手续。 第二十二条地区行署、省直市、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机构设置由省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1986年11月1日起施行。 1981年10月31日公布的《江西省矿产资源保护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