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才流动管理规定制定机关: 江苏省人民政府 效力级别: 地方政府规章 时 效 性: 失效 发布文号: 公布日期: 1999.02.10 施行日期: 1999.02.10 题 注 : (1999年2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62号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编者注:本规定已被2007年11月2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11月22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63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南京市政府关于废止〈南京市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的决定》废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人才流动的管理,规范人才流动行为,保障单位和流动人才的合法权益,根据《江苏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条例》、《江苏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人才,是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具有相当的专业特长和管理水平、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员。 本规定所称人才流动,是指人才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实现的工作单位与地区发生变动的行为。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人才流动,适用本规定。 实行或者参照、依照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位及个人,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南京市人事局是本市人才流动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管理和指导本市人才流动工作; (二)负责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的设立审批和监督管理; (三)负责审批全市性人才交流活动的举办和监督检查; (四)负责人才流动争议处理; (五)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职责。 区、县人事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的人才流动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负责本市人才流动的各项服务工作,并受市人事行政部门的委托,行使下列管理职能: (一)组织人才交流招聘活动; (二)承办全市性人才交流活动的审核工作; (三)负责人才的引进和就业指导; (四)办理流动人才聘用合同的鉴证; (五)承办人事代理事项; (六)承办人才市场中介组织设立和人才市场中介服务许可证发放、年检的具体事宜; (七)组织人才流动工作人员的培训; (八)市人事行政部门依法委托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人才流动应当遵循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尊重人才择业自主权,尊重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原则。 鼓励人才向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及本市急需的地区和单位流动。 第二章 人才市场中介组织 第七条本规定所称人才市场中介组织,是指为用人单位自主择人和人才自主择业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 第八条市、区、县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开办的人才市场是人才流动的主渠道。 其他具备条件的部门、单位设立专业性人才市场中介组织,必须向市人事行政部门申领人才市场中介服务许可证,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九条市人事行政部门对人才市场中介组织实行年检。人才市场中介组织应当在每年12月底之前向批准设立的部门提交年检报告书。 第十条人才市场中介组织应当以社会效益为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实行有偿服务。 第十一条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经市人事行政部门批准,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提供人才供求信息; (二)开展人才职业介绍; (三)开展流动人才测评; (四)提供有关政策咨询。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在大众传播媒介刊播、发布人才招聘广告,应当经市人才服务中心审核同意。未经审核同意的人才招聘广告不得发布。 第三章 人才流动行为规范 第十三条要求流动的人才凭居民身份证以及其他有关证明进入人才流动渠道,通过双向选择落实用人单位。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应当凭单位介绍信(企业还需要出示工商营业执照)到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登记。 第十五条人才流动可以通过下列渠道进行: (一)委托人才服务机构推荐; (二)通过各类人才交流活动洽谈; (三)在各种新闻媒介刊播求职启事; (四)其他有利于促进人才流动的渠道。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应当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明知是擅自离职人员而接收; (二)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 (三)以不正当手段吸纳人才;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七条流动人才在流动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办理流动手续擅自离职; (二)泄露国家秘密; (三)侵犯单位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八条下列人员流动必须经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同意: (一)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的主要技术、业务骨干; (二)从事国家机密工作,或者曾经从事国家机密工作在规定的保密期限内的人员; (三)在特殊行业、特殊岗位工作,流动后会对原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 (四)聘用合同期内或者其他协议期未满的人员; (五)经国家司法或者行政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正在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与流动人才确定聘用关系时,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聘用合同,并经人才服务中心鉴证。签订合同应当使用《南京市流动人才聘用合同书》。 法律规定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符合规定要求流动的人员,所在单位应当在其提交流动申请书之日起90日内办理流动手续。超过规定期限无正当理由仍不办理的,由人才服务中心直接办理。 对符合规定要求流动的人员,所在单位不得扣留其档案,不得按辞退、自动离职、除名或开除处理,也不得向流动人员收取不合理费用。 第二十一条有关单位和部门在为流动人员办理流动手续的同时,应当按规定为流动人员办理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第二十二条异地引进人才应当符合本市的人口管理规定和就业政策。人才异地流动需迁移户口、粮食关系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办理。人才异地流动不需迁移户口、粮食关系的,流入地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暂住登记,签发《暂住证》。 第二十三条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应当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按中组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市、区、县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为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员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第四章 人才流动争议处理 第二十五条处理人才流动争议,人事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合法、公正、及时的原则,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六条人才流动发生争议的,可由人才服务中心协调解决;协调解决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事行政部门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人事行政部门申请仲裁的,应当出具经人才服务中心鉴证的聘用合同书。 第二十七条人才流动中因原单位出资培训、引进需要补偿费用的,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没有约定的,原单位可以按5年服务期计算,以每年递减实际费用的20%的比例收取补偿费用。服务期满5年的,不得收取补偿费用。 第二十八条人才流动中因居住原单位的住房而发生住房纠纷的,当事人双方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房改政策协商解决。 第二十九条人才流动中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按照国家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2倍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人事行政部门批准,成立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的; (二)未经人事行政部门批准,举办人才交流活动的; (三)进行虚假职业介绍或超越规定的服务范围从事人才流动中介活动的。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人事行政部门按以下规定给予处理: (一)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向应聘者收取费用的,应当退还所收费用,给流动人员原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原单位损失; (二)违反规定从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聘用合同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对聘用人员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人才离开原单位时未按规定办理流动手续的,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3年内不予办理流动手续。给原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人才市场中介组织不按期进行年检,由人事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未经人才服务机构审核同意的人才招聘广告的,由人事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发布,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人事行政部门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和没收非法所得,应当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刷的罚没收据,罚没款上缴同级财政。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本规定由南京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